回顾毛主席两次劝彭德怀出山:庐山会议,也许真理在你那一边

发布日期:2025-02-05 11:46    点击次数:69


前言

1965年深秋,对于闲居挂甲屯吴家花园大约有6年的彭德怀来说,最近几年新中国所发生的大事似乎与他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他所能做的就是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在党校好好学习,以弥补过去战争时期不能学习的遗憾。

图:彭德怀与家人在挂甲屯吴家花园留影

不过就在9月11日,正赋闲在家的彭德怀忽然接到了北京市市委书记彭真打来的电话,电话之中彭真邀请他前往人民大会堂,说是有紧急要事相商。这个电话对于彭德怀来说可谓是一次命运的改变,因此彭德怀急忙扔下正在锄地的锄头,匆忙换上一身正装,随后径直前往人民大会堂的江苏厅。

初次相邀,“二彭”话不投机,彭德怀:我只会带兵打仗,不懂工业

在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市委书记的彭真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乔明甫见到彭德怀同志的到来,纷纷站起来同他握手。谈话之中,彭真同志首先向彭德怀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一些分析和具体部署,宣布了决定建设“大三线”的部署决定。随后彭真对彭德怀说道:“中央希望你能够去西南地区狠抓新中国大三线的相关建设工作。”

彭德怀听后沉默了一阵,然后顶着彭真的眼睛说道:“我要是不去呢?”

彭真回答说:“这是毛主席的意见和指示。”

图:彭真同毛主席在公园散步(资料图)

彭德怀的倔脾气上来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我个人错误的决定还在,我彭德怀已经在全党、全军之中没什么威望了,就算说话也没人听,接下来还怎么干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彭真和乔明甫也没办法回答他,只能沉默不语。

在“二彭”谈话的时刻,新中国正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外界威胁:在北方,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已经荡然无存,苏联军队在东北边境地区频频制造摩擦;在中国的西南边境,美帝国主义开始干涉越南战争,越南北部岌岌可危,战火随时都可能越过西南关隘烧向国内;在东部的台湾海峡,美国第七舰队依然在例行“巡逻”,阻挠新中国解放台湾……

图:有关毛主席的宣传标语

面对这一系列的外界威胁,毛主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九字口号,并且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号召。为了对即将到达的战争进行准备工作,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战略后方大三线的重要指示。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毛主席决定请已经闲居6年的彭德怀重新“出山”,前往西南地区抓工业建设。不过毛主席心中也很清楚,彭德怀的脾气向来十分倔强,因此毛主席首先让彭真前来谈一谈彭德怀的口风,看看彭德怀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可没想到他会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

片刻之后,彭德怀的情感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他对彭真坦言了自己藏在心里的一大堆想要对毛主席说的话:“自平江起义以来,我彭德怀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早就将自己的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对党和人民光明磊落、忠心耿耿,从未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1962年,我曾经给毛主席上‘八万言书’,可信发出去之后却如同石沉大海,难道自己就要永远背着这口‘黑锅’?……”说完之后,彭德怀叹了一口气,然后简明扼要地回复了彭真的问题:“我只会带兵打仗,不懂工业。”

图:大西南三线如火如荼的建设工作

彭真看到彭德怀不肯答应,于是着急的说道:“西南大三线的工业建设就是和前线打仗有关系呀。”

彭德怀继续推辞:“我早已经和军队脱离关系了。虽然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服从组织分配,可是自己确实犯了一些错误,现在无论说什么下面的同志们都会产生怀疑,也很难开展工作。所以我还是去农村搞调查比较好,去贵州的农村也可以,那里没有什么外国人,我对农村工作也得心应手。”

彭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再一次强调说:“彭德怀同志,这可是毛主席的意见!”

彭德怀心中很清楚,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关心自己,是想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但彭德怀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在想,已经6年过去了,自己不能就这样不清不楚地出来干工作,要是下面的同志不听自己的指挥,自己又怎么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搞不好,就会给新中国的整个三线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失。这个责任实在是太大了,不如及早“止损”,因此他最后用坚定的口气对彭真说:“确实,我不能干这差事。”彭真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回去之后向毛主席报告,看他老人家有何指示。

图:1954年,毛主席与彭德怀(资料图)

回到吴家花园之后,彭德怀晚上久久不能入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表示,自己现在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出现在西南三线,并提出自己应该回老家或者前往外地的国营农场去劳动,不再向国家要饷,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农民。尽管以往他给毛主席写的信都没有什么回应,但他希望这次毛主席看了自己的这封信之后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6年后再次相见,毛主席初劝彭德怀说:我们要顾全大局

9月23日清晨,彭德怀刚刚前往挂甲屯附近的果林之中散步回来之后,就接到了毛主席办公室的电话,秘书称毛主席要和他直接讲话。片刻之后,话筒那边传来了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德怀同志,你今天有时间吗?你马上来一下,我等你。”

图:毛主席与中央各位同志在颐年堂门前热切交谈

彭德怀想了一下,考虑到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大清早前去打扰他并不好,于是就对毛主席说道:“你工作太累了,要不还是另找时间吧!”

毛主席电话那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说,你还是那个犟脾气,叫你来你就来吧,我们好好谈谈。”已经6年没有接到过毛主席电话的彭德怀此时还能说什么呢?他曾经数次写信给毛主席,朝思暮想都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现在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就算是自己不愿意前往西南大三线地区抓工业建设,也要在毛主席的面前将自己为什么不去的原因讲清楚,这样才能得到他的帮助和理解。

不久之后,彭德怀换上一身正规的中山装,前往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早已经在颐年堂静静盯着这位老伙计的到来,当彭德怀走出汽车的时候,毛主席向彭德怀伸出了宽厚的手掌,两位老战友终于又在6年后重逢了。彭德怀打量着毛泽东的身体,他的健康状况依然是那样良好,他对自己的目光也是真诚而热切的。这一切都给了彭德怀很大的鼓舞,于是他就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的信您看了吗,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图:毛主席正在同彭德怀同志热切交谈

毛主席看着这位老伙计脸上紧张而又认真的表情,笑着回答说:“我这里可不是什么‘三宝殿’,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来。我昨天下午收到你的信之后,激动地一夜都没睡着,所以一早上就给你打电话。”

听到这里,彭德怀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难得的微笑:“看来主席还没有忘记我。”随后彭德怀从自己的口袋之中掏出一支烟点上。尽管这个动作不起眼,但还是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因为在爱抽烟的毛主席的记忆之中,彭德怀早就已经戒烟了。“德怀,你不是早已经戒烟了吗?”毛主席感觉到很奇怪。

彭德怀猛抽了一口烟,烟气缭绕升起。“自从庐山会议之后,我就又抽上了,并且越抽越厉害了。”这时彭德怀抛出了“庐山会议”这个双方本来都不愿意提到的话题,让毛主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自从庐山回忆之后,彭德怀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在挂甲屯刻苦学习,希望能够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之中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但他找了很久却并没有找到。

图:庐山会议旧址

而毛主席此刻也点起了一支烟,对那次会议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现在两人再次重逢,彼此之间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双方各自凝视着眼前飘散的香烟云雾,都在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

不久之后,毛主席站起来打破了沉默的局面,用和善而宽容的口气对彭德怀说道:“德怀呀,你现在毕竟也还是政治局委员,我们可以好好谈谈,哪怕你拍桌子骂娘都可以。你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脾气犟,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平时也不来找我,电话也不肯给我挂一个,就是喜欢写信,一写就是上万字,你费了那么大力气,可我却不一定能看明白,咱们两个人都对最后的结果不满意,你这又是何苦呢?”

彭德怀回答:“毛主席,我现在可是一个农民了,每天不是种地就是看书,心中非常烦闷,所以才把那些话写在纸上,我总要向您光明正大的反应问题吧。”

图:庐山会议(资料图)

毛主席沉思片刻,再次劝他说:“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我们可不能庐山一分手到底哦。你也不要发牢骚,也许我对你批评得有些过火,或者说是错的,那就让历史来做结论吧,我们相信历史是最公正的。你我毕竟都是从湘潭地区出来干革命的,风雨共事数十年,我不会忘了你,日久见人心嘛。这次派你去西南抓三线建设,我是真心诚意地支持你的,大西南是我们新中国的战略后方,你去把他建设好了,我就安心了,万一将来发生了战争,你还可以继续带兵打仗嘛。”

可彭德怀这次牛脾气又上来了,他说:“我不去,背着一身臭名我去干什么?”

毛主席非常了解彭德怀同志,他的倔脾气只能慢慢化解,顺着他的性子来,于是毛主席就笑着说:“臭了也可以香起来嘛。我们之前确实在一些看法上有分歧,可是不要紧,要顾全大局,在大局面前要将个人问题放在一边。”

图:1958年4月,彭德怀在河南视察

毛主席这次把“大局”拿出来开导彭德怀,希望他会服从组织上的决定,可这次彭德怀却并没有轻易让步,而是提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在庐山会议上向毛主席做出过三天保证,我得遵守。一是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做反革命,二是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自杀,三是今后要回家务农,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毛主席点点头:“我就记着后面两条。不过没关系,让你出来工作是中央的决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你搞军事工作多年,大西南的建设又和你的老本行息息相关,你前去把关我是放心的。”

可彭德怀还是很固执地说:“我还是回乡当农民比较好,去西南不合适,我这样子去怎么去接触当地群众?当地群众又会怎么看待我?”事情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点,毛主席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烟盒,掏出两根“中华牌”香烟,递给彭德怀,看来要想劝他重新出山,就不能用以前的老办法了。

毛主席再劝彭德怀:也许真理在你那一边

随后,毛主席为彭德怀简单分析了一下当前新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又将自己吸取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教训,准备建设“大小三线”的计划告诉彭德怀,表述了自己构筑“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构想,这些话可以说是肺腑之言,彭德怀听得很认真。

图:1965年,彭德怀在四川三线建设工地

然后,毛主席再次劝彭德怀说道:“我们井冈山时期就在一起,一直能够革命到今天也很不容易,我们大家要团结起来。庐山会议,也许真理在你那一边,这没关系,错了我们可以再改。你今天来了,我很高兴,你还是去西南吧,如果你怕工作不好做,我就叫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地区的同志们开个会,将中央派你下去的意思表述清楚,让地方同志们支持你的工作。”

面对毛主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邀请,为国为民忠心赤胆的彭德怀还能说什么好呢?彭德怀沉思良久,一把将手里的烟头掐灭,他迅速抬起自己的头颅,用坚定的语气对毛主席说:“我想通了,我去大西南!”

图:1960年3月,贺龙与李井泉等在川黔铁路线上视察

听到彭德怀的话,毛主席顿时高兴地笑了:“我就知道嘛,你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去西南也许能搞出一番成绩。至于西南建设的班子,就以李井泉同志为正,你和程子华等其他几位同志为副吧。”毛主席说的这几位同志之前都是彭德怀的老部下,这次毛主席特地安排这些人在他的身边工作,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交际上的麻烦。

“行。”彭德怀点头同意了。

不久之后,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都纷纷来到颐年堂,向这位老战友表示祝贺。毛主席对大家说:“刚刚我和德怀同志谈了很长时间,我们双方交换了思想,聊得也很投机,他说他愿意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前往西南地区工作。现在把你们叫来,就是想让你们召集西南地区的同志们开个会,把中央的意图讲清楚,好让德怀同志到了当地方便开展工作。如果有人对中央的任职有意见,那也没关系,让他直接来找我。”

图:毛主席与彭德怀正在亲切交谈(资料图)

彭真首先对彭德怀表示祝贺:“主席还是很关心你的,我早说了,你肯定会想通的!”

刘少奇主席也拉着彭德怀的手说:“我说老彭啊,主席是不会忘记你的!重新振作起来,去大西南干出成绩来,我们也衷心为你感到高兴。对于有些同志对你的任职有看法,你也不要担心,我一定会把西南的会议开好,让地方同志们都支持你的工作。”

图:1965年,彭德怀与地方同志们在四川三线建设工地讨论施工方案

而邓小平同志也走到彭德怀面前:“老彭,我也支持你去三线工作,你一定要扔掉心理上的包袱,重振昔日‘彭大将军’的雄风。”

被围着祝贺的彭德怀心中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时之间百感交集。自从庐山会议之后,他再也没有听过同志们这样亲切温暖的话语了,同志们的鼓励和嘱咐让这位硬汉不禁潸然泪下,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啊。于是彭德怀对大家表态:“三线建设关系到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毛主席亲自过问,我就不推脱了,就算这项工作再苦再难,我也绝不退缩。”

图:1965年9月,彭德怀被分配到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

毛主席高兴的说道:“德怀马上就要赴任了,我今天请大家来给德怀送行。”

彭德怀平时理论上来说是滴酒不沾的,有的时候最多也不过一两杯酒。可是今天,彭德怀心中特别高兴,就陪着毛主席一连喝了好几杯酒。在酒桌上,毛主席频频同他举杯对饮,直喝得彭德怀红光扑面,脸上出汗。

事实上,这次彭德怀的“出山”,是毛主席为首的中央政治局作出的秘密决策,这样的任命除了口头通知之外,并没有发布任何的正式文件,也没有向全国人民通告。带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深厚期望,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彭德怀告别了自己昔日的老战友,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征途。在西南“三线”建设的道路上,又有着怎样的困难等待着他呢?




Powered by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举报网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